2015-1-27 12:19 Yoya_yoya
十八界

[img]http://baike.soso.com/p/20091225/bki-20091225203910-345887990.jpg[/img]

十八界(梵文:Astādaśa dhātavah),佛教術語,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:六內界、六外界、六識界,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,最為佛教論師所重視。

  定義

  《雜阿含經·四五二經》等定義了十八界:“世尊告諸比丘:緣種種界生種種觸,緣種種觸生種種受,緣種種受生種種愛。云何種種界?謂十八界,眼界、色界、眼識界,乃至意界、法界、意識界,是名種種界。”

  十八界分為六根界、六塵界和六識界:

  六根界:能見之根,名為眼界。能聞之根,名為耳界。能嗅之根,名為鼻界。能嚐味之根,名為舌界。能覺觸之根,名為身界。能覺知之根,名為意界。

  六塵界:眼所見一切色境,名為色界。耳所聞一切音聲,名為聲界。鼻所嗅一切香氣,名為香界。舌所嚐一切諸味,名為味界。觸即觸著,身所覺冷暖細滑等觸,名為觸界。意所知一切諸法,名為法界。

  六識界(六轉識):識依眼根而能見色,名眼識界。識依耳根能聞諸聲,名耳識界。識依鼻根能嗅諸香,名鼻識界。識依舌根能嘗諸味,名舌識界。識依身根能覺諸觸,名身識界。識依意根而能分別一切法相,名意識界。

  十八界的體性

  其中的六根中前五根,再加上六塵代表的是代表了物質層面的色法。

  其中的六識,再加上六根中的最後一個意根則是代表了精神層面的心法。

  代表世間的十八界一一法─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皆是因緣和合、生住異滅,因緣而生、因緣而滅,都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非真實的法。

  各宗派觀點

  說一切有部

  《大毘婆沙論》稱:十八界中六識界是能依,六內界是所依,六外界是境界。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都具有十八界,六識身無間已滅名意界。十八界是為鈍根者說。十八界實體有十七或十二個,要么去掉意界,要么去掉六識界而同於十二處。

  意根、意界、意處三者經常被等同起來。在《法蘊論》中,定義了意根,而意界和意處與之同義,在《品類論》中定義了意界和與之含義一致的意處,定義意根是六識身,在《大毘婆沙論》中,定義了意界,意處就是七心界即六識界和意界,而意根與意界同義。

  瑜伽行唯識學派

  瑜伽行唯識學派在其阿毘達磨體系中承襲了十八界理論,並將其“十一識”學說配入十八界中。無著《攝大乘論》:

  “此中何者依他起相,謂阿賴耶識為種子,虛妄分別所攝諸識。此復云何,謂身、身者、受者識,彼所受識(應受識),彼能受識(正受識),世識,數識,處識,言說識,自他差別識,善趣惡趣死生識。”

  “此中若身、身者、受者識,彼所受識,彼能受識,世識,數識,處識,言說識,此由名言熏習種子。若自他差別識,此由我見熏習種子。若善趣惡趣死生識,此由有支熏習種子。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。……”
  “此中身、身者、受者識,應知即是眼等六內界。彼所受識,應知即是色等六外界。彼能受識,應知即是眼等六識界。其餘諸識,應知是此諸識差別。”

  眼等五內界對應“身識”,六識界對應“能受識”,意界與“身者識”、“受者識”二者的關係,有兩種學說:

  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:“謂身、身者、受者識者:身,謂眼等五界。身者,謂染污意。能受者,謂意界。”

  無性《攝大乘論無性釋》:“謂身、身者、受者識者:如後當說,眼等六內界為性,如其所應。眼等五識所依意界,名身者識。第六意識所依意界,名受者識。”

  此二釋論之間的不同體現了唯識古學和唯識今學之間的根本分歧,漢傳法相宗採用了無性論師的學說。意界二分,其中“第六意識所依意界”即意根末那識,對應“受者識”;眼等五識所依意界對應“身者識”即阿陀那識,在護法論師等人的學說中就是阿賴耶識。

  如來藏學派

  如來藏緣起宗的經論中,十八界等其性真為“妙覺明體”即如來藏,祂藉種種的緣,出生及滅除一切法。
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十八界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